將爺係傳統聚落四方的守護者。以聚落大廟主神組成一個「中心-四方」的安全環衛系統,與人們生活關係密切,五營的起源,最早提及的文獻是中國漢、晉之間的「道經」,可能在漢朝或更早前就逐漸有五營的概念。五營被認為是魘勝物的一種,具有驅疫除魔、制煞辟邪的力量,聚落中透過五營的安置,除了扮演領域劃定的象徵意義外,也讓人們相信居住的空間是一個受到聚落大廟主神與五營元帥所保護的地方。(方鳳玉,2005)
五營分成「內營」和「外營」,內營設置在廟內,擁有兵馬三十六萬,可謂主祀神明的近衛軍,負責廟內部的安全防務,以「大令」,安奉於內殿右方,象徵主神。
外營則設置在廟外,鳳山寺將營由觀音佛祖派將安營,以天干、地支、五行、五色安置,外營以鳳山寺為中心依東、南、西、北、中五行方位設置。東營屬青龍為東方甲乙屬木-青面將爺;南營屬朱雀為南方丙丁屬火-紅面將爺;西營屬白虎為庚辛屬金-黃面將爺;北營屬玄武為北方壬癸屬水-黑面將爺;中營為虎爺(陶土色)中央戊己屬土。五營負責各轄區內巡察護衛工作。
五營元帥的表徵形象-外營:鳳山寺的將爺兩百多年來依照傳統以稻草紮塑成型,一草化萬軍,安設在聚落東、南、西、北方四極頂點、要道的出入口或交叉口上,由各角頭信眾建小祠供奉;中營將爺則是廟中虎爺。
每年準備早冬稻草(6月收穫之第一期稻作稻草至少六大捆)(據耆老相傳早冬稻草最具生命力)於農曆十月廿八日前即須準備器具,由筆生製作完成五尊稻草將爺,並以四種色紙(青、紅、黃、黑)上畫出各角頭威武的將軍臉譜,以竹子固定於足千壽金上。
每年農曆十月廿八日於觀音佛祖及眾神前,在廟埕準備五營稻草神將五尊,面前各供奉三牲、肉酒,觀音佛祖、祖師公公及神眾聖乩完成「犒兵點將」及「開光點眼」儀式祭典後,由頭家各自迎回五營將寮供奉,進行「新將換舊將」儀式,同時就地隨金紙化去年度稻草神將,完成履新、卸任交接任務。(李榜,2014)
這個傳統文化在台灣已經不多見了,鳳山寺仍然堅持保留此一傳統,以農業社會隨手可得的稻草來編製五營將爺,既環保又能每年重新布達新任的意涵,值得介紹與保留。
西營-黃面將爺
楓仔腳鳳山里1249巷30號旁。現貌於民國93年翻修建造;鳳龍宮管理委員會管理。
西營-黃面將爺
楓仔腳鳳山里1249巷30號旁。現貌於民國93年翻修建造;鳳龍宮管理委員會管理。
中營-鳳山寺寺內虎爺